为了改善“城中村”的面貌,近期,小昆山镇大调研组聚焦大港片区的“城中村”,着力改善该区域的人居环境、基础配套和产业现状,推进区域协调均衡发展。
身子扑下去,发现真问题
(资料图片)
“房子上世纪80年代建的,道路窄得很,也没有多少停车位,环境脏乱差。”谈到当地的人居环境,家住大港片区浦港小区的居民张根培直摇头,改善居住环境、提升公共配套,也成为他和很多大港片区居民的热切期盼。
“城中村”现状
大港片区是松江区的5个撤制镇之一,位于沪昆高速(G60)、上海绕城高速(G1503)交汇处。2008年小昆山镇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,经过10余年建设和发展,北部小昆山片区整体面貌发生较大变化,城市功能配套日趋完善,而南部大港片区的城镇建设则相对滞后,配套设施陈旧缺失,增量发展较为困难。
为着力解决“一镇两貌”问题,回应居民对生活改善的热切期盼,小昆山镇党政领导班子以大调研为抓手,多次至大港片区“一居三村”——大港居委会、港丰村、大港村、陆家埭村走访调研,研究探索“城中村”改造方案。
“城中村”现状
为深入掌握了解诉求,调研组经过充分调查后发现,该区域街道空间狭窄,道路破损严重;房屋以农民自建房和集资房为主,建筑密度大、年限长;违规乱建现象严重,社会治安、消防安全隐患等问题较为突出。
多条腿走路,协力破堵点
摸准了基层脉搏,了解了群众需求,下一步需要完善政策举措,解决实际问题。为此,小昆山镇通过反复研究,确立大港片区“城中村”改造方案,从环境整治、进镇上楼到产业提升等多方面破除堵点难点问题。
“首先以民生工程为基础,对项目周边道路空间、水系环境、绿地空间、区域环境等进行综合整治,改变片区违规乱建和脏乱差现象,打造沿昆港公路发展轴的城市新形象。”项目参与单位小昆山资产经营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郑蕾介绍,为了做好环境改善的第一关,项目组还将打造亲水休闲的古浦塘、新一河、五号河滨水空间和可进入的林下公园,统一沿街立面风貌。
“城中村”现状
同时,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及调研组走访确认,“城中村”改造项目涉及426户村民,截至目前已超90%村民同意项目初步改造方案,涉及村民将实施“进镇上楼”。对于这部分村民,项目组将在“城中村”改造区域和小昆山镇三期、四期动迁安置房提供近900套安置房。同时,拟采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引入社会企业合作开发的改造模式,通过部分商服商办自持经营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,确保村民获得长期、稳定的收益。
兴产赋能是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举措。郑蕾介绍,通过植入产业空间、提升公服能级,大港片区将围绕周边的几大工业园,服务企业,致力于打造成为周边产业提档升级的智创“大脑”。
通过城中村改造,大港片区将迎来“新生”,计划引入“智慧低碳社区”理念,同时将小昆山镇悠久的“二陆”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融入社区开发,并嵌入学校、商场等公共服务配套,构建“15分钟社区生活圈”,将大港片区打造为产业配套的“幸福小镇”。
文字:李谆谆
图片:李谆谆 资料图
编辑:李梦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