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)
印加节度使我在油管上(CJ关于“华人区经济危机”的视频下面的评论区)看到一个说法,没有找到可核实的出处,贴在这儿供参考吧(能证实的麻烦吱一声,留下统计规则出处,如果有发现不是事实也告知一声):
“为什么(美国)统计局的失业数据跟我们(在美华人)看到的失业情况不一样?这是因为统计局修改了统计规则!以前统计就业是按照一个人每天工作8小时,一周40小时算一个人就业(Full time);现在改了,只要你有工作,不管几个小时,哪怕是一天工作两个小时也算一个人就业(就是把part time算成了full time);如果你有两份Part time工作,一个地方工作3个小时,这就算两个人就业;如果你一天在三个地方工作,就算三个人就业,以此类推。这样算下来,一个人打两份工,但工资还没有打一份工的工资高。所以,就业率扛起来很高,失业率很低,但收入不增反降。这就解释了,为什么很多人在家没工作,但政府的统计数据却很亮眼”……
就业数据好不等同于经济好。实际上就业数据下降要到衰退的中后期大量的企业、店铺倒闭时才会下降。而高通胀(物价上涨)和高利率(换款利息高)并存但破产潮没开始时,就业反而是最好的。原因是普通民众需要多打一份工来维持开支,而多人竞争岗位反而压低了用人成本,促进了部分行业扩张(比如此时拼多多海外版在北美就在快速扩张),部分产业扩张又带来岗位(不一定是全职)。实际上美国最受伤的企业是非必需品制造业和中高端零售业(面向中产或是销售大件非必需品的),廉价餐饮和廉价零售反而会繁荣。